四人冰球搭配推荐阵容

47

我很了解四人冰球搭配推荐阵容这个话题,并且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和建议。请告诉我您需要了解什么。

四人冰球搭配推荐阵容插图

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NFL)就是橄榄球

美国社会的运动风气很盛,尤其是球类运动,像棒球、篮球、英式足球、美式足球、冰球, 从青少年起,到高中、大学,都有健全的球队组织及联盟制度,而财力雄厚的职业球类联盟组织, 更左右美国人的日常活动。

美式足球与美国社会密不可分 这些普及美国社会的球类运动,又以美式足球最受欢迎,热爱的程度有时近乎疯狂。男孩子上了高中,最引以为傲的是被选入美足校队, 那套印着八吋高号码的宽大美足球衣,似乎象征着特殊地位。女孩子不能参加美式足球,但能被选入啦啦队,也是一种殊荣。 美式足球实际已融化成美国社会传统之一,而英文有很多字词,也与美式足球有直接关联,所以要打入美国主流社会,懂一点美式足球及美足文化,不无助益。 在美国念中学或大学,会注意到学校每年秋天都选一个周末做“返校日” ( Homecoming Day),招待校友返校,有选美、营火会、舞会等活动,煞是热闹。返校日一定是选在美式足球在本校比赛的日子,那场比赛,也顺理成章,成为返校日节目的高潮。 劳工节是美国人不成文的假期终结点,大家销假恢复上班,而美式足球也正式登场,办公室里便少不了一些美式足球经,Football Pool 也开始进行。如果你住在华府地区,看到邻居打扮成猪头猪脸,可别见怪,你可确定他是美足球迷。所以懂一点美国人的足球文化,有助于在美国社会的社交活动。 美式足球的比赛,攻守双方共有廿二人上场,加上七名裁判,阵容庞大。他们人人职各有司,跑的路线又因不同战术而异,所以除非对美式足球比赛有一些了解,否则实在难以了解那些穿盔带甲的巨汉在球场上搞什么名堂。华人对美式足球的初步印象是太野蛮,其实美足是一种以战术为主的比赛。 表面看起来是粗野的冲撞,球员的技巧的运用及双方攻守战术的对擂则不易看出来,所以电视转播评论员对每一次的进攻都会加以分析。 美足比赛开始前,有两件事情必须决定,一是由哪一队先进攻,一是哪一队防守哪一端的得分区。这两项决定,由每一队各选一种。决定的的方法是由总裁判掷铜板,由客队队长猜铜板落地是正面或反面,猜对时,客队先选择,猜错时,则由主队先选择。 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先选择的一队会选择先进攻,也就是江湖话所谓的“先下手为强”。但是偶尔会有球队选择先防守,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球队有非常坚强的防守队伍,自信可以压制对方的进攻,所以要让防守队伍先给对方来个下马威。

先解释几个名词

5-Yard Marks 五码线,就是场地中间密密麻麻的间隔线,相互间隔5码,所以得名

Hash Marks 码线,离最近的边线70英尺9英寸。

End Line 底线,就是场地最远两端的边线,球越过视为出界。

Side Line 边线,球场两侧最外面的边线,球越过视为出界。

Goal Line 短线,可以理解为两端最后的两条五码线,再过去就是达阵区

End Zone 达阵区,也叫端区。就是底线与短线之间十码宽的区域。一个控制球队员在他越过或压在球门线时判为达阵。

Goal Posts 就是球门。球门柱必须是单一标准的型号,被涂成亮**。球门柱必须是18英尺6英寸宽,顶上的横杆必须离地10英尺。门柱顶点延长到至少离横杆3英寸。每根球门柱顶端缚一根4到42英寸长的缎带。(用于观察风向)

美式橄榄球得分规则

得分方式

1.达阵(touchdown):球员带球进入达阵区域内(以球为主),可得6分,只要球尖通过达阵线向上延伸的假想面,即算达阵成功。

2.射门(field goal):可得3分。

3.安全得分(safety):进攻的球员若在自己的达阵区被擒抱,对方可得2分,而且还得「自由踢」(free kick),等于球权仍是对方的。 带球触地进攻(在对方球门线后) (try)

1. 达阵后,得分队可以在争球进攻(scrimmage down)中获得一个带球触地进攻(try)。球可以放置在离球门线2码或以上的两条界内虚线之间的任何位置。在踢附加分中,如果采用踢球射门的方式,射中得1分,如果采用达阵的方式,成功达阵得2分,安全分得1分。

2. 防守方不能在带球触地进攻(try)中得分。一旦防守方得到控球权或者射门踢球被阻挡或者达阵不成功,带球触地进攻(try)就结束。

3. 任何对防守方为阻止带球触地进攻(try)而犯规的码数处罚将在随后的带球触地进攻(try)或随后的踢球中执行。任何在成功的带球触地进攻(try)中的犯规将会受到码数处罚,并在随后的踢球中执行。

4. 在带球触地进攻(try)中,只有落地球球员(fumbling player)才可以夺回落地球和推进落地球。 基本规则概述

比赛的计时 比赛共分上、下半场,各30分钟,一个半场又分2节,一节15分钟。 交锋定时器

A.45秒 在上次交锋完到下次中锋发球的时间只有45秒。若超过时间罚退2码。

B.25秒 达阵后到加分踢球中锋发球前,时间只有25秒。若超过时间则罚5码。 自动暂停计时的情况

1.达阵或射门后

2.加分踢球

3.球出界

4.回攻球员做出巧接(fair catch)后

5.有犯规情况,而交锋完成时

6.距上下半场结束前2分钟的「2分钟暂停」

7.各节结束

8.进攻权转移

9.传球失败(imcompelte pass) 进攻(Offense) 通常在后场观看,当前面出现漏洞时,必须确实将持球员擒抱,一个球队的最后防线。 3. 特别组 (Special team) 在遇到「开球」(kickoff)、「射门」(field goal)、「弃踢」(punt)、「加分踢球」(extra point)等情况时,攻守双方特别组的人就要上阵交锋。 在这个 formation 中, 大家可能比较容易认出 quarterback (也就是常说的四分卫)的位置, 因为他总是半蹲半站在中间一个大汉的后面, 等着那个大汉把球从屁股下面递给他. 这中间的人物就叫 center, 在图中以 X 标出. 紧挨在 center 两边的, 分别是 left guard 和 right guard; 再往外的两个则分别叫 left tackle 和 right tackle. Center, left guard, right guard, left tackle 和 right tackle 这五个人统称 offensive linemen. 这五个兄弟的主要任务, 是保护他们身后的 quarterback. 如果一个球队的 offensive linemen 不称职, 则他们的quarterback就很难有机会组织有效的进攻, 因为他很可能在橄榄球出手之前就被对方豺狼虎豹一般扑过来的防守队员打翻在地了 (sack). 橄榄球规则规定, 进攻一方在球所在的线上比须要有至少七个人 (否则就算是illegal formation要被判罚倒退五码). Offensive linemen 占了五个, 那么另外两个是谁呢? 那就是wide receivers. 他们的任务, 是按照quarterback的指令在他拿到球之后立即按一定的路线跑向对方的端区.在他们跑动的同时 quarterback 就开始后退 (drop back), 一边后退一边观察敌我形势. 一旦本方有一个receiver摆脱了敌方队员的纠缠, quarterback 就要立刻把球如流星赶月一般掷向他. 这里面就牵设到quarterback和他的receiver之间的默契配合, 以及本方 linemen对他的全力保护, 使他能够有两到三秒钟的时间来作出事关生死的决定. 当然quarterback也并非每次都是pass. 他也可以简单地把球过手给他身后的冲球手 (rusher), 由后者带着球突破 line of scrimage并取得宝贵的码数. Rusher 一般都是又壮又快且有在瞬息之间寻找对方防守空档的本能. 通常冲球手的前面还有一个铁杆哥们替他开道; 那个人就叫fullback. Fullback 和 rusher 统称 rushing back(也叫做 running back). Rushing back 因为是进攻方地面进攻的主要武器, 所以也是防守一方重点攻击的目标. 一般防守一方都是由一个队员先把冲球手的跑动滞缓下来, 然后其他队员从头到脚对他进行毁灭性的冲击直到他被打翻在地并压上六七个人为止. 各位看官, 这个running back那都得是铁打的才行, 比如 Denver Broncos 队的 Terrel Davis, 一场比赛要冲球三四十次, 每次都是被crush在地上后又马上起来昂着头投入下一次进攻, 实在是不容易. 所以 NFL 的 running back 其职业生涯在所有队员中是最短的, 一般能坚持五六年就不错了. 这里还有一个叫Tight End,他的职责主要也是帮助 offensive linemen 放住敌人的进攻,唯一不同的是,他也可以接 quater back 的传球。 防守(Defense)

防守的阵型不是很固定,总是根据对方的进攻阵型来排。一般的情况是这样的: 前排中间布置七个人,对应进攻方的七人,与进攻不同的是,防守的七人分前后两排站位,前排一般是四个LINEMEN,统称Front Four。中间两个叫Defensive Tackle;靠外面的两个叫Defensive End。靠后一点的是三个Line Back。 在这Front 7后面,中间有两个Safety,靠前一点的是Strong Safety,后一点的是Free Safety。另外,左右一般对应对方的Wide Receiver的有两个Corner Back。这四个人统称Secondary。 -Front 4的任务是压迫对方的OFFENSIVE LINEMEN,力图穿透对方的防线。由于规则的优势,即他们可以拉,拽,摔等,而对方的队员只能有手掌推和身体挡,所以四个人对对方的六,七人并不吃很大亏。 -LB的任务也是要穿透对方的防守,同时如果对方是Running 进攻,他们要立刻封堵FRONT 4 的空挡,截住对方的RUNNING BACK。由于LB站位略靠后,所以他们有向前起动加速的空间,他们另一个很重要的战术是Blitz,(中文这个词叫闪击战〕。就是在进攻开始的瞬间, 全速冲向对方的QUTERBACK,争取把对方压倒在进攻线的后面。 BLITZ一般有两,三人参加,最多可以五人(后面的两个SAFETY也来〕BLITZ对进攻方的压力很大,QUTERBACK也没有太多时间控球,但一旦没得手,己方的防守中腹会出现很大的空挡,反应迅速的QUTERBACK会给与致命一击。所以五人BLITZ 是很少见的。 -CB的任务是对进攻方的WIDE RECEIVER一对一的防守,紧跟不放。所以要求速度快,爆发力强,变向迅速。著名的Corner Back是Cowboys的Dieon Sanders。 -Safety顾名思义是一个起保险的作用。Strong Safety 主要是保护FRONT 7 后面的中腹空间,对冲出来的RUNNING BACK或从侧面溜进来的TIGHT END等进行面对面的封杀。Free Safety 则是没有任何位置的限制,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他要对进攻一开始对方的意图立刻判别,是RUN还是PASS,是长是短,是左是右,然后跑位接应保护任何地方出现的空挡。FS 须是防守的大将之材。 FRONT 7 的站位不固定,可以是4-3,3-4,5-2。但前排最少要3 人,不然是ILLEGAL FORMATION,罚 5 码,如有不满情绪,再追加10码。 犯规(Defense)

1.越位(offside) 交锋时任何一方球员进入中立区,都构成了「越位」。若是攻方犯规则罚退五码;守方犯规,则攻方前进五码,也就是说攻方原本差「first down」8码,现在只须攻3码就得到一个「first down」,可是攻方也可以做「免费的交锋」 (free play),如果球队可以大幅往前推进,他们可以放弃罚码,如果失败则可接受罚码,反正是稳赚不赔的。

2.非法发球(false start) 攻方球员不可以在发球前抖动身体,引诱对方越位。违反则罚5码。

3.拉面罩(FACE MASK) 一方用手拉扯另一球员的面罩,在全速奔跑的美式足球运动中,这是一种足以致命的危险行为,所以判罚的码数都在十五码左右。

4.非法阻挡(HOLDING) 指的是防守球员的双手不可以互相扣住,手指要内弯或紧握成拳,双臂不可伸展开而超过手肘的宽度,也不可以从背后推人或拉人,判罚多在十码左右。

5.撞人犯规(personal foul) 四分卫将球传出后,防守球员不可蓄意冲撞,不然会犯「非必要的冲撞」,违反要罚15码且让对方「automatic first down」。

6.妨碍接球(pass interference) 当球被四分卫传出,防守球员不可碰到对方的接球员,否则会被判「妨碍接球」,攻方可以在此接球的位置直接得到一个「1st down」。

7.非法抛传(illegal forward pass) 攻方的抛传一定要在攻防线之后做抛传,超出或踩线则要罚5码。

8. 非法接球员前冲 在四分卫传球之前,内攻击线锋是不能向前冲的,否则要罚10码。若是发生在开球或射门时,则要罚5码。

「知青往事」久远的那年那月那日

久远的那年那月那日

作者:杨淑丽

光阴似箭,岁月如棱。转眼间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我们这一代“兵团人”大都步入古稀之年。人生之路曲折漫长,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暮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潮起潮落悲欢离合令人难以忘怀。但是,刻苦铭心的记忆还是那段在兵团生活,工作的不凡经历……

人生的转折点从这里开始

1970年6月3日,初夏,一个万簌俱寂的深夜,经过一天的喧嚣,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昏黄的路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马路两侧墙上的大标语在夜风中微微作响,大街上少有车辆和行人。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我们一行四人匆匆地赶往火车站,妈妈,弟弟,还有好姐妹送我去登上即将开往东北一个叫“白城”的城市的列车,在转车到"大石寨"……至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那可是令人向往,羡慕的地方啊!

偶尔驶过的载货的 汽车 掀起阵阵灰尘,我的心一片茫然。即将告别亲人,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面临要踏入的新的环境真是不知所措心里五味杂陈。而最让我感到愧疚的是,初中没毕业的我一事无成,还没尽自己做女儿的一点点力量孝敬我那辛苦操劳一生的父亲母亲。今日一别不知何时相见?

姐妹们拉着我的手恋恋不舍,而母亲一再嘱咐:到了那儿听领导的话,好好干,别想家。

初次出远门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兵团”,对我这个无限敬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学生来说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一一美丽的大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悠闲地吃着草奔跑在大草原上,鲜花似锦遍地开放……一排排军营青砖红瓦整洁干净。(和相邻学校旁的军营一样吗?即将见到的兵团人将会是什么样呢?)

随着车轮的转动我们中转倒车,半夜到了“大石寨”。啊,原来这是个物资转运站。由于天黑什么也看不清,晕头转向地被安排在一间有土炕的土屋里面。陌生的环境让人心里忐忑不安,由于一路的劳累,我们**妹三人倒头合衣而睡。那明天又会是什么样呢?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起同来的六个人,我,王丹凤,董小玲,赵勇,朱连友,王建忠,坐上一辆送物资的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一天的颠簸,傍晚时分到了目的地一一五十七团所在地。一路上没有见到想像中的美景,只觉得浑身的骨头架子快要散啦。

由于父辈都是与煤炭打交道的资深人,我们六人都是开滦煤矿的工人子弟。五十七团煤矿与开滦煤矿有着协作互助的关系,因此我们这六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没有接受来兵团之前的招兵战前动员,也没有人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在那特殊的年代顺应 社会 的需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屯垦戎边保卫边疆。自觉地投入到这轰轰烈烈的行列,甘心情愿地加入到亘古以来无先人开创的兵团建设中来。从此拥有了“兵团战士”光荣而自豪的称号,拥有了五十年难忘不舍的兵团情怀。

排练样板戏我当了“奶奶”

我“荣幸”地分配到了五连,融入了这个团结友爱,充满欢乐的连队。办学习班期间因为天天帮厨做饭,学习班结束后炊事班长刘竹阳点名把我留在炊事班。一切行动听指挥,领导让干啥就干啥。这是妈妈的嘱咐,更是在学习班上的第一堂课。我成了一名炊事班战士。

后来才知道,五十七团是个以煤矿为主打产业的工业团,五连是个囊括了车,钳,铆,电,焊各工种的机修连队,另有充电班,绞车等辅助井下工作的工种。我的工作就是为这些可爱的战友们做饭,做好“天下第一大事”的后勤保障工作。

有了工作目标就有了动力,生活充满了乐趣。炊事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忙碌的,不仅要调剂好日间的三餐主副食搭配合理还要给夜班准备好夜间饭菜。另伙房卫生也是重要环节,防止病从口入严格把关。做到窗明几亮,菜板,面案板光洁干净。开完饭后我们马上要去拉水,往返几次直到把大水池灌满以备第二天使用。在连领导、和班长的指导下我们出色圆满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为保障全连的战友们身体 健康 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工作之余女孩子的天性就是嘻嘻哈哈活泼好动,又唱又跳的,几个人称得上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傻姑娘”。

那时候八个样板戏响彻全国大地,男女老幼都能唱上几段,已经到了无人不晓无人不唱遍地开花的形势。我在家时就爱守在爸爸买的一台老式“戏匣子"前哼哼叽叽地学唱一些唱段,有时也瞎喊几嗓子,不懂什么乐理知识更没什么演唱技巧,就是喜欢,爱好。工作之余没事了就瞎唱几句。有一天。副连长王忠找到我说:连部研究决定咱连要排练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交给你一个艰巨任务,由你演“李奶奶”张伏绵演李铁梅,而李玉和的扮演者是我连高门大嗓说着一口家乡音的普通话的退伍老战士,排长马俊峰同志。哇!消息一传开全连热闹啦!这可是新鲜事!战友们都高兴极了,锣鼓家伙一动起来,胡弦一响音,马上伙房的饭堂里就坐一大群人,爱好文艺喜欢唱歌的男男女女战友们三三两两地都去看我们排练。不怕热闹你一句他一言的出主意,想动作。我们也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排练工作顺利地进行着,有时候排到逗乐,说错台词时大家一阵哈哈大笑。气氛非常热闹。那时候我们没有导演更无剧本,全凭大家集思广议,靠脑子里记着的**里的演出情节和动作的印象往下套。汉沽战友邸天挺脑子灵记忆力强,又能说会模仿,很多动作都能熟练地做出来。而保定战友周良才二胡拉的委婉动听,是我们的乐队第一首位琴师。还有打锣鼓家什的战友们,都是重量级人物。

王副连长爱好文艺,平时总能听到他唱几嗓子又是个认准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什么工作都要求达到最好。他要求我们一句句唱腔,一个个动作都要细心琢磨反复合练。一板一眼都要求准确无误不能含糊。这时有个问题引起连长的注意一一我骨头架子大体型较胖,扮演李奶奶角色合适,张伏绵细腰窄肩,瓜子脸大眼睛细皮嫩肉,漂亮俊秀是李铁梅的不二人选。可唱腔不尽人意,王副连长不太满意。从他那焦急地紧皱眉头的脸上可以看出他很着急。一一咋办呢?

这时候只见坐在下面一边织毛衣一边认真看我们排练的战友陈淑敏用一口纯正的天津话说“让她俩换换(角色)不就成了吗!多简单的事啊!”

是呀!把角色换一下!大伙异口同声地搭言着。可副连长马上说,那哪儿行啊!只见他一一伸出双手十个手指头往一块一并说“杨淑丽的脸这么宽",又伸出右手的中指与食指一并,“张伏绵的脸这么瘦”,怎么换?能换吗?换不了!!他这几句话不等说完,战友们逗得哈哈大笑,有的眼泪都笑出来啦。……就这样,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在战友们热心的帮助中,在王忠副连长认真负责的督导下,我们齐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几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靓男俊女”们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一场戏奉献给五连的战友们。活跃了连队的文化生活,给战友们送去了欢乐。为此邸天挺还得了一雅号“卖木梳的”。

时至今日,每每谈起此情此景,我们仍沉浸在那难忘的回忆中。

这次初次排练演出后不久我被调到团政治处,后又调入文艺宣传队(警通排)。以后又调到五七镇小学校工作。

苦中作乐的“练功”

我从小就比同龄的孩子胖。妈妈曾说我"你喝口凉水都长肉"。一岁多时小胳膊胖的手腕子的肉挤成一条缝,每天妈妈得小心地用毛巾洗净缝里的泥儿。就这体型到宣传队跳舞不是老大难吗?看看陶玉,杨义瘦的麻杆似的,小腰细的两只手都围过来了,几个**妹都才十五六岁,天生丽质,天然条件多好!

宣传队的练功房与女生宿舍紧相邻,在室内的窗户下用木条钉好架子挨墙边按好供我们练功用。我们的班长是天津知青廖秀慧姐姐。她不但人长的漂亮,歌唱得好,对战友们关心倍至。辅导我们练功也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尽管每天的工作量那么大,她还要负责编排舞蹈的动作和其它工作。但对我们每天的“练功"她都要一个人一个人地纠正指导每个动作。

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头不梳脸不洗揉着惺忪的双眼进入练功房,先活动开手脚后,再找好自己的位置,然后随着班长一,二,三,四的口令下腰,压腿,不停地反复地做几十遍。汗,顺着脸往下流,后背的衣服湿透,腿疼得直咬牙。但我们没有一个叫苦退缩的。而我更得付出更多的汗水,必须坚持再坚持,不然我这老粗腿大棒的练软和了谈何容易?不练好基本功又怎么能完成其它的演出任务?

按当时的形势要求,专场的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基本上不再整场演出,根据团里的要求要编排一些跟当前形势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化的节目,以配合广泛的宣传教育形式向全团进行安排演出。更好地为连队的战士们服务。

当年宣传队纪律严明,一切按军事化管理,服从命令听指挥,保持全队步调一致是每个队员的自觉行动。排长李桂山即是文艺宣传队的领导又是我们业务上的严师和生活上对我们关心备至的兄长。政治思想工作紧抓不放,教育全队队员树立正确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排练节目的质量上精益求精,并要求大家一专多能,唱跳结合成为能上能下的全职演艺战士。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按节目安排的要求服从角色的分配参加其它歌舞类的排练。因为我的基础远不如其它队员,所以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必须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领导教给自己的任务。在廖班长的耐心帮助指导下,我们女队员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渐渐的我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腿不再那么疼了,练功时也有说笑声了,大家的劲头更足了。按班长说的"你们腿的大筋抻开啦!以后就不那么疼啦!"功夫不负我们洒下的汗水,终于有一天,在说说笑笑中我们正互相压着腿,交谈着练功中的体会,不由地双腿一前一后整个落在了地面上,与地板严丝合缝,一点没感到疼痛。一一成功啦!成功后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真是偷着乐了好几天。

现在想起来还真得益于那时在宣传队下功夫的苦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去公园健身器械前一伸腿不费劲就能伸到单杠上。在兵团文艺宣传队的战斗生活工作的历程使我受益匪浅。

厕所,怎么是这么个淘法?

在宣传队圆满完成赴扎鲁特旗的慰问演出任务后,因工作的需要我调到“五十七团小学校”工作。

小学校的那排房位于卫生队的西南方,西邻团招待所,机关食堂。再相隔十几米往西就是团司令部,政治处的三排宿舍房及办公室。学校与团招待所之间有一公共厕所,所有周围的人员只有这一厕所供大家使用。

入冬后随着天气的骤冷,气温急速下降,大雪漫天盖地,"白毛风"伺孽横行。天气冷得出奇!真是吐口唾沫就是个冰球。而厕所的粪便随着人们不断地排泄,日积月累堆积的大便成了内蒙草原上奇特的“冰雕”,黄灿灿的柱状直竖上长。眼看就突破封锁线,伸出蹲坑的木板,再不清理就无法使用了。如遇上个冒失鬼看不好就会坐一屁股屎。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学校的老师们怎能袖手旁观呢?大家一商量不约而同地说,咱们去把厕所清理干净吧!天冷好干,臭味还小,估计半天我们几个人就能把厕所的粪便淘干净。

说干就干!马上找铁锹,尖镐。戴好手套帽子,扎紧袖口裤腿。信心百倍地直冲厕所而去。说句心里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掏厕所这活计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又脏又臭的气味熏的人倒憋气,平常时走到厕所旁都躲着走。可是一想我们学校是在政治处管理之下,老师们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教书育人首先要身先士卒,况且我们都是经过在连队锻炼出来的战士,不惧苦和累甘于奉献的兵团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员柏永慧,于凤瑞首当其冲,和平老师我们不甘落后。真有一股豪气冲天的感觉"这工作非我莫属!"

可这几个城市来的大姑娘掏厕所,我可是头一回。

由于厕所蹲坑的粪便己超出地面,所以必须先刨掉这“粪头"才可以进行下面的工作。但一镐下去纹丝不动,几镐下去只是个白点,而且溅起的粪渣子到处都是。没别的办法,只能用镐尖加快速度用慢劲敲打。清除完上面后再往下就得跳进粪坑里面了,下面的更加不好干啦,用镐刨,用铁锹铲都无济于事,那零下二十几度冻的屎柱坚硬无比,刨十几镐才下来一小块,我们咬住牙使足劲,用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楞是把那几个"大柱子粪便"征服下。看着一坑的粪块大家犯了难:怎么把它弄上去呢?碎的可以用铁锹铲上去,这大块大块的粪块就只能用手一块一块搬上地面去了。粪坑又比较高,我们只能手递手用传接力的办法一块一块往上传,有几块大的用手搬往下滑,柏永慧弯腰抱起来递给上面的人,大家七手八脚地连推带拉才弄上去。最后终于全部清理干净。

手拉手互相拽上来后我们都笑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都是满身的粪碴子,帽子上头发丝都沾满了密密的冰碴和粪碴,抖一抖,顺着身体掉了一圈。只是这些冰碴子不是白色透明的,而是**有特殊味道的。

恶劣的环境寒冷的气候让我们的意志更坚强,而苦和累,脏与险的工作为我们创造了锤炼自己的条件与机遇,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当时还真有个奇特的想法:如果在“屎柱”上打几个眼放上炸药,“轰”的一声。问题不全解决了吗!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多么天真!“轰”的一声,厕所房顶还不飞喽?

兵团生活,工作的情景时时浮现脑海中,战友们亲切的面容是永不磨灭的记忆,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兵团精神将伴我终身。

我们尊敬的王忠副连长已离开我们。

向把美好青春年华奉献给兵团建设的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礼!我们永远怀念他(她)们!

2019年2月15日

风雪中,那渐渐远去的小脚印......

“白毛风”,内蒙兵团的每一位战士都记忆犹新。那是草原上奇美的一道风景线,那也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人终生难忘的“暴风雪”。

随着兵团建设的发展,援建工人、现役军人的家属及孩子不断增加,我团成立了“五七小学校”。初期只有一排砖瓦房,四间教室。地处团司令部、政治处的东面,也是五十七团最东面的一排营房。由于条件艰苦,课桌是用砖头搭起的一块长条木板,孩子们各自从家里带马扎或板凳来上课。冬天,教室里有一个取暖的炉子“扫地风”。

虽然环境简陋不堪,可那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天迈着小小的脚步来到学校,一个个瞪着一双大眼睛如饥似渴地用心听老师讲课(现在想想好笑,我们二十岁左右,初中没上完来到草原,用那可怜的“知识”去教孩子们。哎,充其量就是大孩子哄小孩子)。

记得71年的冬天,风雪特别的疯狂,而孩子们居住在团的各个地方离学校远近不一。最远的属电厂家属院吧。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孟技术员和团政治处刘干事的两个孩子,孟军和孟会两兄弟。记得那天临放学的时候风越来越大,“白毛风”刮得人睁不开眼。我嘱咐孩子们穿好衣服系紧扣子,带好帽子扎好头巾,手拉着手顶着风雪往前走。孩子们瘦小的身体互相搀扶着遮挡着肆虐的风雪,身子躬成了90度艰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雪地上留下了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那渐渐远去的一串串脚印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想,经过“兵团岁月”的艰苦环境磨砺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一定会成为 社会 的栋梁之材。因为这段生活经历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驾 辕" 的 感 受

70年6月3日,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解放牌大卡车把我们拉到五十七团,我们三个女的分到五连。办学习班期间我们每天去炊事班帮厨。学习班结束了我也留在了炊事班。

服从命令听指挥,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呗,高高兴兴上班啦。那一年我十九岁。

不久,班长老兵刘竹扬调走去充电班当班长。指导员叫我到连部谈话,研究决定让我代理炊事班班长。呀,一下子脑袋大啦!我初来乍到什么也不会,连里的人还认不全,又没有工作经验,哪儿能挑得起这副重担啊?干不了,不愿干。可指导员说干不了也得干!干中学,学着干。没商量!

五连是技术工种连,车、钳、铆、电、焊,绞车工、充电班。工种不同定量不等,用饭票买饭。不同于别的连队,大锅饭敞开吃,管饱。还有三班倒,每天做夜班饭。那时炊事班有两位保定男知青身体都不太好,一个姓孙胳膊有伤疾,另一个姓董专管烧火。五个女知青轮流值夜班做夜班饭(热面条汤)。由于岁数小经验少就是傻干累得嘀哩耷拉,困得迷迷糊糊。

那时候,发面的大缸可以倒两袋面,全是甩开俩胳膊用手和面。大冬天我们穿发的白布汗衫还累得汗顺着脸往下流。馒头、包子下屉时,一人用绳子拉屉帽,两个人在下面握好屉外两边的扳手一起喊“一、二”,共同使劲一屉馒头就出笼了。冬天由于运输不便,,进来的圆白菜、土豆基本上都是冻的。为了调剂好连队伙食,大家努力想办法尽可能让战友们吃着可口,但怎么做也离不开土豆片、土豆丝、土豆块。仅是肉炒、素炒之分而已。每天我们都在紧张忙碌中,团结协作中完成工作任务。

特别记得那每天的拉水经历紧张又有趣。水车上有一铁罐,而这车得人驾辕(因为连队没有牛、马可用)。冬天地上除了雪就是冰,一走一滑。去电厂机井拉水,用水桶把铁罐装满,然后一人驾辕,后面多人推车,大家喊着号子,一二使劲!一步一滑两步一出溜地把水运回来,再用管子倒出来到水池子里,储备下转天做饭用水。

驾辕时绳子要套在肩膀上,两条胳膊必须稳稳地压住车的两个车把杆,稍有握不住,手一高扬就会失去平衡,后面推车的人就容易出危险。所以每次拉水心里特别紧张张,待拉回到炊事班厨房后才深深地松口气。这时又是一身大汗,棉袄里都湿了。再看那几个姐妹兄弟,小脸红扑扑的,汗正顺脸往下滴答,个个累得喘着气还咧着嘴笑呢。

日复一日我们累并快乐着,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战友们做好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十七团学校的“小小宣传队”

“我是公社小社员呐,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哪……”

这是五十七团小学校孩子们的舞蹈表演,清脆的童音,幼稚活泼的舞姿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映现。

大大眼睛的是于文平、耿丽君;红红脸庞的是谷秀云、薛继霞;吴延钦、席桂荣白白净净的头发有些黄;还有周凤荣、苏小红、刘红光……等等。个子高高很清秀的罗宏民、罗盛民哥俩,有时还真叫人难以分辩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那一瘦一胖的刘芳、刘瑾姐俩长相甜美秀气,噢!还有惹人喜爱的小钢旦……这就是“小小宣传队”的阵容。

兵团组建初期,在那艰难奋斗的岁月中,可爱的孩子们与老师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兵团建设的迅猛发展,为配合活跃兵团五七镇的文化生活,五十七团小学校成立了这支“小小宣传队”。在广袤的大草原上,孩子们似洒满晶莹晨露的鲜花争奇斗艳,尽显奇芳。我们就像绿叶陪伴着他们,他们又簇拥在我们的周围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幸福与欢乐。

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团宣传队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尤其是团宣传队的女队队长廖秀慧战友亲自到学校帮助编排节目,指导学生们排练舞蹈。(在这里我代表原小学校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向曾经给予过我们帮助的战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自编自导创作出很多新颖活泼的舞蹈,形式多样的表演唱。如:舞蹈《我是公社小社员》、表演唱《井岗山下种南瓜》、《火车向着韶山跑》、《路边有颗螺丝钉》、《奶奶喂了两只鸡》等等。大力培养挖掘学生中善长文艺,热爱文艺的人才,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用所学所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给兵团五七镇的文化生活增添亮点,送去欢乐。

吴延钦女同学俊秀漂亮,嗓音高亢,用蒙语唱的《牧民歌唱***》充满了民族风味委婉动听。罗宏民、罗盛民小哥俩是朝鲜族的后代,从小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中多才多艺,清秀温润的嗓音把歌曲《火车向着韶山跑》、《我是公社小牧民》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他们小哥俩的专长,每场演出非常受战友们的欢迎。尤其是罗宏民演唱的鲜族歌曲《红太阳照边疆》,声音清脆洪亮,充分表现出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

还有电厂孟庆武技术员和政治处刘干事夫妇的孩子,性格各异的孟军、孟会这亲哥俩。哥哥孟军平时不言不语,内向不张扬学习成绩优秀,有着一副天生铜铃般的小男高音。一首**《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曾倾倒了多少小弟弟小妹妹们。“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清脆悦耳的歌声,在排练中也时常引来我们战友们驻足倾听。但是弟弟孟会却是个活泼好动的,是个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状况的小淘气包。他粗门大嗓动作灵活,因此,舞蹈节目总少不了他。担心的就是怕他台上意外情况发生,一一李和平老师必须得在上台前的一瞬间给他提一下裤子并擦干净不断流淌的小鼻涕……

最引人入胜倍受兵团战友们喜爱的小演员应属商店卢主任和学校陈老师夫妇的大女儿“小卫红”啦!

刚刚4岁多的小卫红佼小玲珑,每次演出还需要抱着她才能跟上队伍。她聪明伶俐、能将一段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都有一颗洪亮的心”唱得字正腔圆,如颗颗珍珠落玉盘,清脆悦耳。真是招人喜爱!也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草原上的“小明星”。

啊!小小宣传队,我可爱的孩子们,在我们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你们是老师们的骄傲!

回顾兵团五七镇建设初期,学校师生们共同努力,用激情书写青春岁月,用无悔度过苦乐年华。我们乐过,笑过,也苦过,累过。组队初期由于物质条件的贫乏,学校的设施简陋,组建“小小宣传队”也是经过一段艰难困苦的经历。那时候,空荡荡的教室里连学生上课学习用的课桌、椅子都没。用砖头两边垒再起搭上木板就是桌子,学生自带小板凳、马扎来上课。所以更没有经费给"小小宣传队"置办服装和道具。但这些困难都难不倒对孩子们充满爱心,对教育事业认真执着、有着兵团奋斗精神的老师们。

李和平老师知识丰富,爱好广泛,细心体贴,心灵手巧又会裁剪做衣服。于凤瑞老师曾是二连女排的排长,***员,工作认真负责,雷厉风行。担任校长职务的柏永慧更是多才多艺,筹谋策划全面,任劳任怨,面面俱到(台上是总监,台下是艺术指导,总务大管家)。我们的顾宝萍老师亲自给孩子们化妆,经常是两手的油彩,满脸的汗珠。还有老大姐陈云中、魏增敏两位老师,教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她们有爱心顾大局,出主意想办法,是我们心中的“诸葛先生”。至于我嘛,就是这帮孩子们的“孩子头",乐此不疲!

我们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利用政治处的彩旗、幕布及其它边角布料,自己制作演出服装。老师们发挥各自的特长,亲手裁剪,量体裁衣,飞针走线,密切配合。紧追快赶,一件件大小适中,鲜艳合体,小上衣大长裙的朝鲜服装,以及各式样的独唱演员服装……跃然而生。孩子们穿上鲜艳夺目的服装你看着我,我瞧着你喜笑颜开,欢呼雀跃。

在平常的教学、排练过程中,老师们注重培养孩子们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每次演出化妆前都要给孩子们洗头洗脸梳头发,经老师们的手精心打扮的小脸蛋个个俊秀可爱,俏皮聪明的小模样着实地讨人喜欢!

每一次演出前,全体师生都要细心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并认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努力保证孩子们不出意外,不丢东西。高高兴兴地去,安安全全地回。每一次的演出可以说就是一场师生共同协作的奋战。有时候孩子们在台上高歌劲舞,我们老师们在台下神经紧绷,一场演出下来长舒一口气,这颗心才踏实下来。可一看到台下战友们高兴的神情,欢呼和掌声不断,我们感到很欣慰,一身的疲劳忘得一干二净啦!

霍林河那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无限的生灵,五七镇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宛如草原上那盛开的朵朵鲜花,他(她)们争奇斗艳,竞显风流。如今,他(她)们都奋战在祖国的各地,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施展着他(她)们的才干,发挥着他(她)们的创造力,他(她)们经风雨,见世面,用满腔的激情为祖国贡献力量。

学生孟军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把老师比喻为“绿叶”。

“绿叶”呼喊着:“孩子们,你们在哪儿啊?”

花儿们齐声共鸣:“敬爱的老师们,我们来啦!”

如果时光能倒转,我们全体老师乐于永远甘当“绿叶”,永远陪伴、培育美丽、鲜艳、可爱的鲜花们。

原创 杨淑丽 兵团战友 今天

今天关于“四人冰球搭配推荐阵容”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四人冰球搭配推荐阵容”,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

最新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站长邮箱:121259802@qq.com